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用户的上网设备不再会像电脑一样局限于一个固定的位置,他们能在各种各样的位置环境下使用互联网服务,如地铁上、课堂上、公司,或者躺自家客厅沙发上、在厨房做饭时、睡前躺在床上等等。用户的各种碎片时间早已被移动互联网所填满,因此在做细节创新时, 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些位置环境因素给产品带来的差异与影响。
在安静的自习课堂上,有同学忍不住偷偷掏出手机刷刷Instagram、微信朋友圈啥的,刷出一段视频,视频自动播放,安静的教室突然传来视频中的声音,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老师走到那位同学面前没收了手机,好尴尬啊!Instagram早已考虑到这种场景了,信息流中出现视频,会自动播放, 但没有声音,只有当用户点击视频后,才会播放声音。这样既保证了用户不用每次都需要点击视频才能播放的复杂操作,也避免了在特殊使用环境下出现声音的尴尬。同样的,在微信中给好友发送小视频或者刷朋友圈中的小视频,也只有点击视频后才会播放,大家可以放心地在上班和课堂时间悄悄刷微信了。

在公共场合,诸如地铁、公交、广场等地方,在使用App时,个人信息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的移动支付App PayPal,在应用切换状态下并不会像其他App那样显示实际界面内容,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带PayPal徽标的图片,这样便避免了用户的个人财务信息被他人意外看到,尤其是在公共场合被心怀不轨的人看到,从而大大降低了个人财产遭受损失的可能。



不仅仅是个人信息需要保护,个人隐私同样需要保护,跟上面的设计一样,在iPhone上使用Safari隐私模式查看网页,切换多进程查看后台运行App 时,Safari浏览的内容将会被隐藏起来,这样就不会被他人看到自己正在浏览的内容了。

大家也不是无时无刻都将手机捧在手上,有些时候手机是一种辅助工具,用户需要腾出双手去做其他的工作,比如说在厨房,手工课上等等。
“下厨房”是一款优秀的美食类App,提供食材食品、厨房用品购买与菜谱查询、分享等内容,使用“下厨房”的菜谱功能查看菜谱,当手机使用横屏时,菜谱就会像PPT一样将步骤文字放大,并显示所处的步骤,这样用做饭的时候就可以解放出双手来安心做菜,需要查看下一步时只需要用手滑动屏幕即可。

在更新版的下厨房App中改进了这一功能,点击菜谱后会竖屏放大显示菜谱(我还是更习惯和喜欢横屏的,够大的文字远远就看得清),但增加了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定时器,菜鸟们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烧菜时会烧糊了!


需要注意的是,设计者不仅仅要考虑用户当前正在使用的场景,还需要考虑使用场景发生的变化。例如使用环境在WIFI网络环境与4G网络环境之间变化、在高亮度环境与低亮度环境之间变化、在静止环境与运动环境之间变化等等。豌豆荚旗下短视频日报App“开眼”,每天为用户推荐五个短视频,所有的视频都比较短,最长不超过十五分钟。如果在有WIFI的情况下, 不一定记得下载最新推送视频,但到了地铁、公交等非WIFI网络环境的碎片使用时间,使用4G流量观看视频在国内目前还是一件非常费钱的土豪行为,
于是“开眼”提供了日报自动缓存功能,当处于WIFI环境下就会自动缓存好短视频,上班路上再也不用担心忘记下载打发时间的小视频了。


进行细节创新,需充分考虑到用户使用该功能可能所处的地理位置,例如在地铁、公交、驾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上,也可能处于教室、办公室、居家等学习、工作、起居场所,亦或者瘫在沙发上、躺在卧室、蹲马桶等细分场景,依据不同场景所产生的需求,提供不同的细节创新设计。在细节创新设计时,也不局限于单一的操作环境,需要考虑到用户在不同使用场景间切换,提供不同的细节创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