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封建制时期,国家命运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但皇帝不是圣人, 会有各种情绪、知识信息面覆盖不足的地方,所以臣子给皇帝谏言是门学问,谏言谏得好甚至可以认为是一门艺术。臣子要巧妙地在恰当的时机用恰当的方法给皇帝进谏,才可有机会获得纳谏的机会,稍处理不好,不纳谏事小,惹到龙颜大怒,把你发配边疆、砍你的头,以后再进谏的机会都没了。
常见的进谏有旁敲侧击、以谬制谬、投其所好、效果顾虑、转移视线、激将、诱导等等手段。古时候君主与臣子的关系跟现在用户和创新设计者之间关系是一样一样的,伺候用户又何尝不像是伺候皇帝!设计者提出任何建议信息,一定得找准时机,要应景儿、最大程度不干扰用户地提出建议,否则惹恼了用户,他们可能会直接卸载App,设计者几乎再无提建议机会了。下面总结了一些常见的“谏言”注意事项。
不可妄自揣度
谏言前切不可揣度圣意,弄不好储了逆鳞,小心小命难保。对于不清楚、可能存疑的信息,务必要得到确认。如iPhone的Siri语言助手功能,当用户在凌晨左右说“明天”怎么怎么样时,Siri会与用户确认所说的明天具体是哪一天?误了吾王大事后果很严重。、

关注皇上心情
古代大臣会花重金买通皇帝身边的太监,就为打听一条消息:皇上现在心情好不好,为何?因为臣子们在皇上心情舒畅的时候谏言成功率最高!另外,那些给皇帝添堵的事情既不可在皇帝不悦时上奏,也不可在皇帝大喜时上奏,既不能更加添堵也不能泼冷水,需要拿捏得毫厘不差。设计者对待用户亦然,有些信息需要选择用户合适的心情时发送才有期望的效果。举我自己一个例子:2015年初我离开百度开始供职时光网,入职没多久发现时光网
iPhone版在AppStore上评分评论人数不多,且分值不高,影响到后续用户增长,需要改善这一状况。我查看了当时时光网iPhone版提示用户去AppStore 评分的逻辑:当用户下载安装iPhone版时光网后,两次启动了App即认为该用户已经算是体验过这一版本,在用户第三次启动App时,会弹出提示框:“觉得Mtime时光网怎么样,去AppStore给我们打分吧。”这是一个打断用户操作的弹框,绝大多数用户会直接关掉该弹框,少数用户会去AppStore评分,有部分用户甚至不满这一弹框打扰,顺势去AppStore 给一个差评。介于此,我们调整了弹框的出现时间,只会在用户成功购买完电影票或者购买完商品后才会弹出,邀请用户去AppStore评分,此时用户心情舒畅,一般不会拒绝。经此修改后,评论数有了数倍的增长,分数从3.5星增长至4.5星。

懂得顺势而为
懂得借着皇上的意思顺势实现自己意图的臣子,才算是有着合格政治技巧的臣子,否则政治理想再美好,不能实现也是空想。伺候“用户皇帝” 时,搞细节创新的“臣子”们也需要时刻关注用户所想,察觉到用户有某种意图时,见缝插针,立刻顺势向用户进谏。Automattic.com是一家在线求职网站,当用户反复多次查看某一个职位后,猜测到用户可能是对这个职位感兴趣,Automattic会弹出这样一段鼓励的话:嗨,我们也帮不上你什么,但是发现你查看这个职位很多次了,其实你也很想去那儿工作,是吧?何不勇敢地试试呢?
